王云翔


○受家学熏陶,我自幼就痴迷书画,几十年来学习书法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3年3月1日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在我的书法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几十位书家对我的:“游艺守逸—王云翔书法展”标题颇感兴趣,并纷纷发表了见解。“游艺”出自《论语·述而》,“守逸”来自《菜根谭》,我组合成“游艺守逸”。所谓“游艺”即以从容轻松的态度玩艺术,不在乎其他功利。所谓“守逸”乃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是道家的思想和庄子的逍遥,“逸”是哲学的也是艺术的,“逸”即我书我心、我书我情,不为世事所累,不为功利所惑,在淡泊无为中升华自我,追求人生的本真和艺术的纯粹。“游艺守逸”正乃我所追求的境界也。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书法”四个字既是中国文化,又是历经漫长岁月的传统性极强的高雅艺术。所以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鲜活图腾。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传统经典是经历了历史筛选后的精华,有着数千年几十代人的探索努力和积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典经得起各方面的标尺衡量,是后人学习借鉴的楷模和标准,所以立足传统经典是每位书家必须坚持的方向。学习书法一定要师出正脉和主脉,只有植根于传统,取法于经典,才能步入大道,才能树正、根深、叶茂。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历代对“二王”书风顶礼膜拜,一千六百余年不动摇,晋以后历代书法大家都是学习“二王”而彪炳青史。说明潇洒俊逸,温醇儒雅,自然天成的“二王”书法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观,顺应了历史潮流,成为传统书法的经典和楷模,为书法之极则。学“二王”和没有学过“二王”的就是不一样。所以学习书法不能不学“二王”。书不入晋,难成正果矣!

○书法的继承和创新,当今社会,事事讲创新,人人要创新,创新能推动社会发展。但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能日新月异的创新变化。书法艺术经过历代书法家的探索和演变,篆隶楷行草五体已定型成熟,成为以丰富的笔划,以精准的结构点线,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且一次性定型的独特艺术。故传统书法具有相当的高度和难度,具有时代的恒常性,尤其是经典传统,是一座高山,后人应敬畏、学习、传承。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传统,加厚传统,不断对传统的完善和提升,创新是一种渐行渐新的历史发展过程。只能在继承中稳变,渐变式的创新。创新不能大破大立,更不能另起炉灶。有人形象比喻“传统万岁,创新是万岁加一岁”是也。一个人不管他有多伟大的才能,他的创造力都是微乎其微的,不过是在参天大树上添一片绿叶,开一朵小花。一千年前学习书法是从横竖撇捺练起,现在还是,将来也会是这样中规中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代浮躁的社会使书家也浮躁了,书家以快节奏的浮躁心态来学习书法,急功近利,打着“突破传统“张扬个性”“开拓创新”的旗号或受到西方某些超前艺术思潮的影响,摒弃优秀传统,颠覆基本规律,抛掉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违背书法艺术的美学规律,美丑混淆甚至颠倒。不讲“法度”只求“怪异”,胡涂乱抹。把别人看不懂视为艺术玄妙,以为“怪异”就是高,“新奇”就是好,被传统审美视为的败笔,破字在当下书法作品里不胜枚举。把高雅的书法艺术滑向猎奇化、游戏化和媚俗化。王铎云:“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属野狐禅是也。不求一师,但求一怪,只能走向歧途。赵孟頫一辈子都学“二王”,把王字写得出神入化,虽没有明显创新,仍然成为历史上公认的书法大家。米芾摹拓和对临学习古人几十年,而成为集古出新的巨匠。没有在传统上下过一番功夫就没有资格谈创新。想摒弃优秀传统另辟蹊径,企图侥幸成功是徒劳的,以“皇帝的新衣”来忽悠不懂书法的人是短暂的,要学真功夫莫当烂书家。低俗不等于通俗,怪异不等于创新。创新如果不能展现几千年流传的大众审美的常例,所谓的创新是没有价值的,艺术要有个性,但脱离了共性的个性是苍白无依的,应从共性中找个性,在个性中体现共性。书法创作及创新一定要符合中国的文化传承,对书法的评价应该是传统审美标准的延伸,而不是反叛,在追求“形式至上”时更要固守传统的“神采为上”,学习书法没有捷径之路,只有亲近学习古人,取法经典,潜心摹写,不断的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循序渐进才是真正学书之道。入古不是因袭守旧,也不能只学“二王”或其他一家,应博学众长、精华并熔、厚积薄发。才能“技进乎道”,才有可能奢谈个性、情调、境界、风格之类,否则便是本末倒置或者假大虚空。“技进乎道”技过不了关能进得了道吗?皮之不存,毛将焉乎?当代书坛能达到笔法精到、结体合理、章法丰富、自然天成的书家其实是非常少的,能真正“形神兼备”者更是凤毛麟角。学习书法不要尽想着创新,要真正的吸取前人的精髓,正本清源走正道。脱离传统一味求新者不会走远。功夫真正到了,个人面貌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书法艺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书写者永远在路上。

○东坡居士论书句:“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清代书画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静坐写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躁俱平”说明学习书法不能不写楷书,写楷书是祛除浮躁的一剂良药。历代书家非常重视心境之“静”,静能收其心,学习书法只能在静中才能专心致志深入进去,欧阳修在《跋茶录》中说:“善为书者,以正楷为难,而正楷以小楷为难”。提倡写笔法精到的楷书,尤其是小楷,对当前书坛普通存在的浮躁和技法不足是大有益处的。楷书笔法的规范性是行草书的营养之源,缺乏楷书滋养的草书,极易造成痛快有余而流于荒率。古代很多草书大家都能写一手精美的楷书。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云:“若不能楷而徒习草,则点画狼藉,必流于怪癖矣”。正如齐白石云“最工者怕”。中小学生如果多写写一丝不苟的楷书,成人后养成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将大有益处,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也。

○刘熙载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是写人的,作品最后是作者学识、技巧、修养、性格、阅历、品格的写照,是一个人的精神反映。即“书是心迹”也。书法要靠长期的“悟”和“养”,没有持之以恒的艰苦历练是无法得其三味的。要悟出书法的线条美、节奏美、空间美、意境美。,书法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其背后承载的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书法家不必非要成为专门的学问家,现在的文化土壤也不可能让书家都成为“学者化”,但一定要懂学问。学习书法要具备一定的“文、史、哲”知识,传统书法有道的玄妙,有释的圆融,有儒的中和,有周易的阴阳,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意趣,所以书法被称之“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深入自然去“师造化”。书法虽为小道,却蕴含着宇宙大道,书法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故要善于悟天地万物之象,吸取物象的神韵精髓而迁想妙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比喻王羲之书法的雄逸。蔡襄从逆水行舟中理解到用笔需要有逆力,怀素在夏天观云的流动舒展变化多姿中而得草书神韵,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书法结构的避让关系,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的气势。蛇斗、潮声、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虫蚀木、高山堕石、铁画银钩、重若崩云、轻如蝉翼、导之泉涌、顿之山安、千年枯藤、千里陈云、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雨夹雪、乱石铺街等等自然界万事万物皆可供书家揣摩,融会贯通,驰息造化,悟出笔法、笔势、笔力、结体、章法、神韵,达到出神入化。产生令人无限遐思的意境美。只写不读不悟易成书匠,到不了高度。只读不写不练,即是满腹经纶也是门外汉。学书在法,其妙在人。有些书家几十年一个面貌,没有变化、没有长进,早早定型结壳,甚至每况愈下,最终只会走向式微。凡大家无一不是胸怀宽阔而博览众长的楷模,孔子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书法要经历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的反复过程,要善学善悟,古代大家都是“集大成者”,采百家之花,酿一家之蜜也。书者如也,在作品里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学识胸襟气度,生活阅历和丰富情感,追求书法真谛的过程,也是身心修炼的过程。

○当今社会是一个斑驳、浮躁、多元、快节奏的功利时代,书家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生计奔波,为名利所绊,为地位竞争,故当今社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登台,各种流派异彩纷呈,艺术思潮又极为混乱浮华,把古代文人以书法养心案头赏玩的风雅事变成书法名利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故当代书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人把当代书坛视为“战国时代”,大有“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的多舛无序的乱象纷呈状态。当今社会是最没有规矩和标准的年代,是最没有文化底蕴的年代,书坛现状社会缩影也。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心无旁骛,孜孜不倦,真正为了书法而书法的人是非常少的。手中写着“宁静致远”,心中想着多少钱一平尺,只想“银子”,只求位子。书法易介入难深入,所谓画画三年能卖钱,写字十年不能上墙也,要掌握古人的书写技巧技法,绝非易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积累。因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当今社会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严重错位,头上光环与实际水平严重不符,甚至连书法基本要素都没有掌握,而被吹捧为“大家”的大有人在。这些“大家”应直面问询一下自己的艺术水平究竟有多高?名利是双刃剑,有些“名家”名气越来越大,钱包越来越鼓,但字写得越来越差。殊不知艺术水准、书法成就是与所下的功夫和艺术天赋相匹配的,不是和虚职等同的,功夫和水平是要显山露水的。作品的优劣是评判书家实际水平的主要标准。只有长期浏览和临习古代碑帖才能对书法作品的优劣有明确的鉴赏能力。林散之生前曾说“要三百年后才能定论”,道德是立世之本,作品是立身之本。评价一位书家的价值是看他的真功夫、修养、人品和整体素质。而作品本身永远是王道,“功夫”与“天然”,“技”与“道”并举才是评判书法的标准。书法史只承认作品,古代大师能站得住脚是依靠经典作品来支撑的,靠作品的艺术魅力折服大家的。真正经得起时间磨砺的才是经典,最后评定书法家成就的是时间是人民,历史才是公正的裁判。真正的书法爱好者,不应把名利看的太重,只能把书法作为一生的爱好、修为和滋养。努力创作出无愧自己,无愧时代的书法精品。

横竖撇捺游于艺

力创佳作留传世

风花雪月乃守逸

不枉契心追古贤

                     ——自勉